半年融两轮!剑桥大学博士创业,打造出首个可直膝行走的人形机器人

直膝行走的人形机器人。

 

在之前的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一个名叫“ORCA Ⅰ”的人形机器人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

 

 

据当时了解,“ORCA Ⅰ”来自位于上海的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萨恩异创。就在近日,萨恩异创在平台上首次发布了关于其自研人形机器人“ORCA Ⅰ”的相关信息。下面,跟随小编一起看一看。

 

首个可直膝行走的人形机器人

 

据介绍,“ORCA Ⅰ”人形机器人高145cm宽 55cm重41kg萨恩异创表示,其机器人具有前瞻性的整机布局、领先的机械结构及硬件设计。集成高精度感知模块,“ORCA Ⅰ”具有极高的自由度、较低的自重以及强劲的性能,能够实现自主肢体运动控制、决策及操作。并且,“ORCA Ⅰ” 兼具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和亲近感,可更好地服务于大众。

 

 

值得注意的是,区别于常规屈膝行走的机器人,“ORCA Ⅰ”采用领先的直膝行走结构,更能模拟真人步态。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也是最大的承重关节,在人类的直立行走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在行走时,膝盖通常保持一定程度的弯曲,以吸收行走时的冲击力。

 

人形机器人采用类似的步态,能够使其在人类环境中更加自然。考虑到人形机器人主要应用于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直膝行走有助于机器人更好地适应楼梯、坡道等地形,这些地形在人类环境中极为常见。

 

 

“ORCA Ⅰ” 将集成 AI 模型实现场景理解,并生成决策以及上肢运动轨迹。依靠渐进式的端到端机器学习,“ORCA Ⅰ” 将具备类人的大脑决策和小脑控制能力。通用且稳定的强化学习算法为其提供在各类地形上鲁棒的运动能力。模型预测全身控制技术为 “ORCA Ⅰ” 的运动安全性保驾护航,实现机器人在人机交互中的稳定性。深思熟虑的传感器布局赋予 “ORCA Ⅰ” 在复杂环境中“分毫不差”的稳定感知能力。

 

此外,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系统,“ORCA Ⅰ”可实现动态交互环境中的自主导航,同时在运动中保持极高的稳定性;而手臂操作和腿部运动互相解耦,既能独立工作,又能相互配合实现更复杂的目标。

 

团队研发实力雄厚

 

好的产品离不开背后的研发团队。据了解,萨恩异创(青心创新)成立于 2023年年底。公司创始人牛腾昦是剑桥大学工程系人工智能控制领域博士,一直致力于机器人、自动驾驶以及泛具身智能技术的研发和落地。

 

 

萨恩异创(青心创新)公司团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机器人行业经验,且核心成员均来自全球头部科技公司与高校,研发实力雄厚,具备通用人形机器人全栈技术储备,涵盖机器人硬件本体、核心零部件、数据驱动的高动态运动控制、可泛化于开放场景的上肢操作、大模型端到端感知决策、数据平台搭建以及人机交互等各个方面,十分全面。

 

仅成立半年,公司已完成两轮融资。2023年12月,公司完成天使轮融资,2024年4月,公司再次完成Pre-A轮融资,足以见得团队实力所在。

 

目前,萨恩异创(青心创新)的产品市场策略是先服务于高校、科研院所机构,再转向B端的工业、汽车、3C数码电子产线,直至最后进入C端的千家万户。

 

结语与未来

 

如今,以人工智能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第三发展阶段将迎来一段较长的发展红利期。而人形机器人作为备受瞩目的人工智能落地物理世界的优质载体,得益于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离成为拥有感知、思考与决策等能力的真正的“人”的距离不再遥不可及。

 

产业化渐行渐近,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从实验室研发到产业化转化的关键时期。资本市场率先升温,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上半年国内的人形机器人投融资总额已超25亿。

 

随着人形机器人在外观和行为上越来越接近人类,其社会接受度也将会提高,人机交互过程也将更加流畅和自然。

 

人形机器人直膝行走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更在于其对人类生活环境的适应性,以及对人机交互自然性的提升。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直膝行走的人形机器人在未来的机器人技术领域中将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免责声明

 

章来源:中国机器人网‍‍‍‍‍‍

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转载请联系原出处。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后台小编联系,平台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注明本公司原创内容,转载请与我们联系。

 
 

 

创建时间:2024-07-19 13:30